狂犬病是全球性的疾病,歷史上第一次記載發生狂犬病是在西元前2300年。每年約有數萬人之死亡病例,大於死於黃熱病、登革熱、及日本腦炎病人數的總和,且大都發生在開發中國家,但在地球的很多地區缺乏可靠的有關狂犬病的資料,致使難以評估它對人類和動物健康的全面影響。世界衛生組織於2004年對狂犬病的感染進行了一次重新評估。根據這項調查,全球因狂犬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估計為55,000人,大多數在非洲和亞洲的農村地區。每年估計有1000萬人在接觸了疑似狂犬病動物之後獲得治療。評估顯示,儘管非洲狂犬病的公共衛生負擔的估計數字(24,000例死亡)比最初認為的要高得多,但是亞洲的這一負擔則更為沉重(估計有31,000例死亡)。
在發達國家,狂犬病目前主要發生在野生動物儲主中,從這些動物疾病擴展到家畜和人。最近,在世界一些地區(如美國和澳洲),蝙蝠狂犬病成為流行的重要儲主。在北美,絕大多數的人類狂犬病死亡是由於感染了銀毛蝙蝠狂犬病變異株。在澳大利亞,至少2人由於接觸了過去未被認識的狂犬病毒而死亡。在南美,野生動物狂犬病,尤其是蝙蝠狂犬病日益增多。2003年,在南美,野生動物咬傷之後患該病死亡的人數首次超過因狗咬傷而患狂犬病死亡的人數。然而,在非洲和亞洲,狗繼續為主要儲主,並且造成全世界絕大多數人類狂犬病的死亡。在自然界中,患病的野生動物是主要傳染源和病毒的儲存儲主,而病犬和貓為人和家畜的主要傳染源。狗及其他大多數嚙齒動物的傳染力自臨床症狀出現前3-5天開始,至整個病程中均具有傳染力。
在亞洲,尤其中國大陸、菲律賓、泰國及越南,約-98%的人類致死性狂犬病是因為遭到患犬的咬傷而感染。一些國家由於資訊公開提供可靠的狂犬病死亡人數。在泰國,1980年有370例,1990年有185例,1998年有57例;在越南,過去10年治療的病人增加63%,但是死亡率在90年代的500例到目前約50例;相反的,菲律賓過去五年,死亡人數卻增加20%。狂犬病是中國法定報告管理的乙類傳染病,是常規疾病監測的重點傳染病之一。1985年以來,在衛生、農業、公安等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與共同努力下,中國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自1997年起,全國部分省份狂犬病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特別是近3年來,部分地區疫情上升十分明顯,發病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多。而在中國大陸2002年死亡人數862人,病死率高達95.88%,高居甲、乙類傳染病的首位。2004年1月至6月,中國狂犬病發病人數達到545人,比去年同期超出89人,位居重點傳染病死亡數和病死率榜首。
在美洲(包括美國及加拿大),比較1993年及2002年人類及犬的狂犬病病例數,約下降80%。在2002年有39例人感染,63%係因為犬咬傷而引起,而野生動物的傳染,主要是因為蝙蝠所引起。2003年美國49個州及波多黎各共有7170個動物例及3個人類感染例,相較2002年7967個動物例及3個人類感染例,下降10%。但美國CDC於2004年也首次報告因器官移植而遭感染的案例。
在英國過去20年,共有12人死亡狂犬病,其中11人係因旅遊海外(如印度)遭感染,而1人(2002年)因接觸歐洲蝙蝠狂犬病毒而感染致死。
在德國1981-2004年,共有6個狂犬病例被報告,其中有2例在德國本土遭犬及狐狸咬傷,3例旅遊印度時感染,第6例也是因為旅遊印度時感染,但卻通過器官捐贈檢查而感染3個人導致死亡。
在臺灣1947年狂犬病從上海侵入臺灣地區,民國37-47年間之狂犬病死亡總人數達782人。而自1959年後臺灣地區即無本土性人的病例。動物則自民國1961年1月後即未再出現本病。但於2003年於花蓮發生一例由中國湖南境外移入一婦女死亡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