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貓嗜酸性球肉芽腫之臨床病例報告
(Casereport:EosinophilicgranulomainPersiancat)
黃明祥聯合動物醫院楊清文聯合動物醫院
張清棟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

病歷

一年輕雄性成年未去勢之波斯貓,畜主主訴該病貓之背中線旁可見一皮膚傷口,病貓平常食慾精神正常,排便和排尿正常,不見舔咬或搔抓皮膚傷口之現象。病貓在以往曾有全身性黴菌感染之醫療紀錄。

臨床症狀

本病例臨床檢查發現整體外觀之營養狀況正常,體溫正常。體表皮膚於體軀部之背中線旁可見一大小約1cm×0.5cm,中央凹陷潮紅之皮膚傷口,病灶部與周圍正常之皮膚組織界線明顯。輕壓病灶區可見少量黃灰色滲出液自病灶區流出。

細胞學檢查

將病灶流出之黃灰色滲出液進行細胞學檢查,檢查結果可見大量嗜中性球,少量淋巴球和紡錘狀細胞。

初步診斷

  1. 深層性黴菌感染
  2. 癤瘡(furunculosis)

臨床初步治療

本病例以接受過廣效性抗生素和抗黴菌性口服藥之藥物治療,然臨床治療效果並不見有明顯的改善,經畜主同意將病變部位之皮膚以外科方式切除,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組織病理學診斷

嗜酸性球肉芽腫(eosinophiicgranuloma)

治療

本病例在經過組織病理學診斷後即開始投予類固醇藥物進行治療,Prednidolone4.4mg/kg,一天一次,口服投藥,隔週減量。皮膚手術傷口於術後10天拆線,傷口復原狀況良好。

討論

在貓所謂的『嗜酸性球性過敏性症候群』(Eosinophilicallergicsyndrome)在臨床上並不是一種特殊的皮膚性疾病,此種過敏性症候群的發生往往是因其它各種疾病所引起的皮膚性反應。也因此在臨床上並沒有任何一種藥物能有效的控制此一過敏性的反應。病變常見於皮膚、黏膜皮膚接合面(mucocutaneousjunction)和口腔(oralcavity)三個地方。

本病確實發生的原因不明,但一般認為本病的可能性病因有三:

  1. 持續性的炎症反應:包括吸入性、食因性、昆蟲性(尤其是跳蚤和蚊子)、細菌性等。
  2. 遺傳。
  3. 免疫功能異常。
  4. 嗜酸性球性過敏性症候群在臨床上可分為四種─

無痛性潰瘍(indolentulcer)
嗜酸性球性斑疹(eosinophilicplaque)
嗜酸性肉芽腫(eosinophilicgranuloma)
過敏性粟粒樣皮膚炎(allergicmiliarydermatitis)
前三項又合稱為『貓嗜酸性球性肉芽腫綜合症候群』(felineeosinophilic
granulomacomplex)。

本病之類症鑑別包括-傳染性肉芽腫(細菌性、病毒性、黴菌性)、創傷、腫瘤(漿細胞瘤、轉移的惡性乳腺瘤、淋巴瘤)、其它由非過敏性病因所引起的粟粒樣皮膚病變(葉性天皰瘡)、皮癬菌感染、葡萄球菌性毛囊炎、營養失衡(生物素或脂肪酸缺乏)和貓痘病毒感染等。

本病在臨床診斷上須注意之項目包括病史、臨床症狀、細菌和黴菌培養、血液學檢查(通常可檢出嗜酸性球增多症)、皮膚壓片染色檢查(DiffQuik染色法用以評估感染的嚴重程度)、皮膚生檢採樣(選擇新形成已破裂的皮膚傷口作為採樣的部位)。組織病理學的檢查往往可見有淺表性和深層性的血管周圍至間質性皮膚炎,浸潤的炎症細胞包括有嗜酸性球和漿細胞。

臨床治療方法包括有內科和外科兩種治療方法。外科治療方式在臨床上可選用雷射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或直接利用外科的方式將病灶部切除。內科治療方法則是在進行藥物治療前必需將可能的潛在性致病因子包括過敏原、黴菌、細菌、病毒或自體免疫性疾病等先行確定後再選擇正確的藥物進行治療的工作。

1.抗炎症性藥物:

  • 治療之始先以該藥物之最低有效劑量開使用藥,此劑量治療3~4週後再重新評估臨床症狀用以確定症狀有無改善。一旦症狀得到改善後,可視臨床情況而逐漸將劑量減輕甚至到最後可停止用藥。
  • 在嚴重感染的病例可併用抗生素如強效型的sulfonamides或cefalexin等藥物進行治療,此一輔助性的治療對改善臨床症狀有加乘的效果。
  • 若確診為異位性皮膚炎之臨床病例,則必須以最低之有效劑量進行長期治療。
  • 常用藥物包括:

(1)Prednisolone─4.4mg/kg,PO,SID.
(2)Dexamethasone─0.4mg/kg,PO,SID.
(3)Triamcinolone─0.8mg/kg,PO,SID.
(4)Methylprednisoloneacetate─20mg/cat,皮下注射二次,間隔二週,此治療方法適用在不容易餵藥的病例。
(5)上述的各類藥物都必需持續給藥直至臨床症狀完全消失後方可考慮停藥 。

2.免疫抑制劑(immunosupressiveagents)─

  • 對類固醇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嚴重病例可考慮改用此型藥物進行治療。
  • 常用藥物包括─

(1)Chlorambucil(Leukeran)─0.1~0.2mg/kg,每24至48小時一次。
(2)注射金[goldinjection(Solganol,Schering)]─開使治療的測試劑量為1mg行肌肉注射,直到症狀改善為止。
此藥物在停藥後在動物體內尚可停留6~12週,而在這段其間內其它的治療藥物如類固醇等尚仍須繼續給藥。

3.其它─

Ω3和Ω6脂肪酸:在某些粟粒性皮膚炎和嗜酸性肉芽腫的病例中,給與含有此兩種必需脂肪酸的食物對症狀的改善會有所幫助。